林祥謙(1892年10月19日—1923年2月7日),別名元德,福建省閩縣人,二七大罷工工人領袖,中國共產黨烈士。其為中國共產黨建黨後捐軀的第一人。
京漢鐵路總工會江岸分工會委員長
任期 : 1922年10月—1923年2月7日
個人資料
性別 : 男
出生 :
1892年10月19日
大清福建省福州府閩縣尚幹鎮亭上村
逝世 :
1923年2月7日(30歲)
中華民國湖北省夏口縣漢口江岸車站(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)
死因 : 斬首
墓園 : 福建省閩侯縣祥謙鎮林祥謙陵園
籍貫 : 福建閩侯
民族 : 漢族
國籍 :
大清(1892年—1912年)
中華民國(1912年—1923年)
政黨 :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
居住地 : 漢口江岸車站迤西之福建街
職業 : 京漢鐵路江岸機廠鉗工、京漢鐵路總工會江岸分工會委員長
知名於 : 領導二七大罷工並因此被軍警殺害
生平
早年經歷
清光緒十八年八月廿九(1892年10月19日),林祥謙生於福建省福州府閩縣尚幹。早年的林祥謙曾在村中私塾進學,後來隨其父林瑞和在馬尾一私塾就讀。 1905年,因無力支付學費,從私塾退學。 1906年,林父將林祥謙送進馬尾造船廠當學徒。
1912年,林祥謙送胞妹至漢口結婚,受妹夫週連城介紹,到京漢鐵路江岸機車車輛修理廠,經考試錄用為鉗工。 1913年冬回鄉同陳桂貞結婚。 1914年,帶著全家(父、妻 二弟林元成)來到江岸,居住在江岸車站以西的福建街。後來在工作上被推舉為福建同鄉組織老大。
1921年,中國共產黨開始在江岸鐵路工人中開展活動,因林祥謙在工人中威望頗高,便加以培養。同年12月,參加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,籌備京漢鐵路江岸工人俱樂部。 1922年1月22日江岸工人俱樂部成立時,林祥謙被任命為財務幹事,同時以楊德甫(中國國民黨籍)為主任,週天元為廬務幹事,曾玉良為交際於事,項英為文書(楊德甫、週天元為湖北幫頭領)。
此後林祥謙在江岸創辦工人夜校、並領導工人進行權益鬥爭,迫使廠方答應了諸如工人病假在14天內照發全薪,14天以上發半薪、廢除工人出廠搜身製、取消任意罰款等要求。 6月1日,總查票程炎和護車三等巡長薑道生無理毆打並扣押工人黃寶成夫婦。林祥謙得知後立即召開大會,提出懲治兇手、賠款道歉等訴求,路局不答應即罷工。最後路局答應了所有條件。 8月,路局又藉故開除3名員工,林祥謙號召工人召開集會,要求三天內撤回解僱決定及開除監工廠長,路局最終同意了工人的訴求。
同年秋,林祥謙加入中國共產黨。 10月,江岸工人俱樂部改名為京漢鐵路江岸分工會,林祥謙當選為江岸分工會委員長。
1923年2月1日,作為代表前往鄭州參加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,但受到鄭州軍警阻撓,林祥謙及幾名工人最終衝進會場宣告成立。為抗議軍閥破壞總工會成立,業已遷入江岸辦公的總工會決定於2月4日舉行全路總同盟罷工,江岸旋即成為罷工的重心。身為江岸分工會委員長的林祥謙亦被指定為江岸地區罷工的負責人。
領導二七大罷工
參見:二七大罷工
2月4日上午9時,宣告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開始的汽笛在江岸機廠鳴響。隔5日,軍警抓走江岸車頭廠(後江岸機務段)司機並脅迫開車,林祥謙帶領糾察隊員展開營救,後救出兩名司機,但又有五名糾察隊員被綁。林祥謙先是遣代表前往扶輪小學(後江岸鐵一小,今漢鐵小學)談判,得知代表亦被扣押,其率領2000餘名工人圍堵扶輪小學迫使張厚生無條件放人。
2月6日,武漢工團聯合會組織近萬名工人舉行聲援大會,林祥謙在會上發表演講,號召堅持罷工。會後又與施洋帶領群眾舉行遊行。
2月7日傍晚5時20分,湖北督軍府參謀長張厚生率軍包圍江岸分工會,林祥謙命糾察團與張的部隊作戰,其在房內燒毀文件。後工人糾察團與軍警發生衝突,軍警開槍門口死傷三十餘人,林祥謙遂被逮捕。
命殞江岸
參見:江岸站 (湖北省)
江岸站站房,可見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銘牌及「林祥謙烈士就義處」紀念碑(2023年8月)